江西力争2025年末A股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左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新时代推动江西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梯次推进模式,坚持“量质双升”的工作原则,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质地优良、竞争力强的资本市场“江西板块”。
文件提出了五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上市公司数量再增加。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左右;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135家,A股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左右。二是上市公司覆盖面再扩大。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设区市境内上市公司超过3家,全省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上市公司“破零倍增”,“2+6+N”产业实现上市公司全覆盖。三是上市公司质量再提升。到2025年末,力争培育市值1000亿元以上上市公司3家、500亿元以上6家、200亿元至500亿元15家。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成效明显。四是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再夯实。每年动态保持600家以上企业纳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100家以上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30家企业在江西证监局辅导备案、10家企业报证监会(交易所、股转公司)。五是直接融资规模再增长。力争5年新增资本市场融资额2000亿元以上。
江西提出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研究设立江西省现代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构建千亿级产业投资基金群,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产业投资新格局。推动设立“映山红行动”基金,分阶段、分层次直接投资省内“映山红行动”优质企业。支持各地结合当地产业实际,设立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深化与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支持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参与江西省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进一步强化对股权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各地出台促进股权投资相关政策。对在江西省赣州市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条件的,依法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江西要求做好企业上市金融综合服务。做实做强沪深交易所在江西的服务基地,加强与沪、深、港交易所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的信息沟通、工作联系和人员交流,让更多江西企业在“专业导师”的指引下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江西省上市公司协会、江西省新三板公司及拟上市公司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企业多角度、多层次对接资本市场。建立完善资本市场服务专家顾问团,为各地提供政策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根据上市和挂牌业绩、职业操守等建立中介机构执业业绩档案,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和执业质量。积极推动省内金融机构助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引导鼓励银行、证券机构以及创投、担保、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等各类机构针对“映山红”企业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给予支持。(黄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