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分享政策红利 创新转型可期

2014-05-27 15:16:03 来源 中国证券网 | 作者
唐学良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唐学良) 5月16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发布《关于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补充招标的通知》要求,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 8操作系统。该通知一出,引发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国产软件再一次坐享国策红利,软件企业个股普遍上扬,预示着国产软件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国家已经陆续放出多个利好消息,无论是在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拉动方面,还是在税收政策、资质认证等政策扶持方面,都给本土软件企业带来了重大利好,同时也激发了国产软件企业的积极性,掀起创新、转型热潮。
  作为规模最大、业务覆盖最为广泛的龙头企业,东软集团得益于国家政策和信息化建设需求旺盛,2013年国内解决方案业务大幅增长33%,智慧城市、智慧健康、云应用服务等业务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据透露,东软正着手布局大健康产业链,覆盖医疗设备、医院信息化、公共卫生IT 建设以及健康管理等多项业务。其中,健康管理是东软近年来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东软转变商业模式的第一步棋。
  2009年,东软启动健康管理服务业务,经过2年的时间,于2011年投资2亿元正式成立熙康公司,将原有的B2B业务向B2B2C转变,即不放弃原有的企业级客户积累,又进一步将业务延伸至更为庞大的消费类市场。“熙康”是一个开放的云平台,通过健康物联网、健康云平台与优秀医疗资源的结合,纵向整合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资源,通过与医院、政府、专业协会、移动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医疗设备提供商等展开合作,共同构造一个健康管理的生态系统,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包括健康检查、风险评估、远程监护、医疗救治等健康管理与服务。
  目前,东软在海南打造了可复制的健康城市计划,在全省2467个村搭建了健康服务信息化网络和平台,并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县级医院和全国三甲医院的对接,从而解决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节省政府和个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样的健康城市模式已经陆续在唐山、沈阳、无锡、佛山、南京、都江堰、洛阳、徐州等城市落地。
  除了医疗健康业务,东软还尝试在汽车电子领域进行转型。东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为国内外汽车厂商提供外包业务,包括车载娱乐、汽车导航、Telmatics、汽车辅助驾驶、车载通信等。然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东软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原有的外包模式失去了竞争力,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此,东软通过加快全球化步伐、推动商业模式转型,推动汽车电子业务实现由日本转向德国、转回中国,业务模式也由“卖人头”的外包模式向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部分转变。
  最初,东软的汽车电子业务主要集中在日本市场。2010年,东软以600万欧元收购了哈曼位于德国汉堡的研发团队,由此成功打开了欧美市场,也奠定了东软在甚至超出了全球汽车电子行业的核心地位。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表示:“这次收购达到、预期目标,收购第一年就能够有利润”。2012年,东软转战国内,成功与奇瑞量子签订31亿元的销售意向书,并作为整体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观致汽车提供软件和硬件,收费模式也由OEM的一次性结算变成了与销售量挂钩的形式。
  在今年4月24日召开的投资者沟通交流会上,东软集团董刘积仁事长表示,公司已获得电子车载系统订单500万套,总金额50亿元左右,会在未来5至7年逐渐释放,今年起可陆续确认收入。有分析机构称,预计未来东软的车载电子收入比重将有望达到公司收入的10%,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