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股份发布2014年年报 战略转型、质量提升将成亮点

2015-04-24 22:1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郎振

  中国证券网讯 4月24日晚间,阳光股份发布2014年业绩报告。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5,859.8万元,较去年增长96.94%;收入增加主要为开发产品销售较去年增加较多,投资性房产租赁收入及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与2013年相比较为稳定。受整体经济下行态势和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的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利润-58,517.2万元,主要为天津杨柳青项目计提减值损失4.1亿元所致。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稳定民生中艰难前进,社会发展不再单一追求GDP增长,经济增速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进入新常态。房地产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激进式规模化竞争后,伴随着城市化率的逐步提升、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不动产登记政策的快速执行以及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积累,整个行业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携手麦肯锡 助力公司战略转型
  基于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变化,2014年四季度,公司携手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公司战略及整体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经过与麦肯锡的紧密合作,公司已经形成清晰的战略方向及发展目标,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未来业务构建体系。公司将聚焦于一线城市的不良及低效资产收购、改造、提升,完善资产管理能力,增强资产退出能力,践行轻资产模式。重新梳理公司组织架构及人才体系,投资评审及决策体系,以适应公司未来发展需要。
  2014年,受之前宏观调控政策、历史库存以及互联网思维等多方面的冲击,住宅销售市场较为艰难。住宅开发企业纷纷寻找海外市场,并进行业务的多元化转型。从阳光股份公司定位来看,公司引入大股东GIC后,开始从开发商逐步向运营商过渡。此次麦肯锡的梳理,更是以资产管理和提升为核心,重新为公司打造业务流程,构建新的运营管理体系,帮助公司摆脱粗放的管控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践行轻资产模式 寻找资产变现途径
  在商业地产领域,虽然城乡居民消费稳步增长,但市场供应近几年显著攀升导致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此外,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实体商业造成的冲击也日益显现。商业地产企业逐渐意识到重资产模式的弊端,并纷纷尝试和践行轻资产模式,以及寻找资产的退出变现之路。
  2015年3月20日,阳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3 亿元出售朝阳区零售物业项目45%股权,净回笼资金2.2 亿元,产生投资收益3945 万元。光大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从此次出售实现的利润和资金回笼看,将带来EPS 增加0.05 元,且回笼资金已占公司正常年度资金回笼的20%,为公司在2015 年的新布局和新思维赢得主动性。考虑到公司在手项目充足,仍有6 个自持、18 个参股项目,该模式或将持续开启,为公司贡献更多利润。
  聚焦一线城市 提升办公物业收入比
  2014年,公司对资产管理服务项目进行了重新梳理。公司完成对上海银河宾馆的主群楼收购事宜,正式进入上海,探索不良及低效资产的价值提升。上海淮海路项目根据最新市场变化,重新调整了定位,延迟了开业时间,并决定终止上海松江项目。同时,公司积极应对商业物业租赁市场及客群消费习惯变化,以北京西直门与北苑项目商户退租为契机对上述物业重新定位,改造提升价值。
  公司通过对北京西直门、北苑项目的重新定位,以及上海银河、成都锦尚写字楼的租赁启动,目前办公物业在公司商业物业中的比重已大幅提高,在一线城市办公物业面积的增加,将使得公司未来租金收入更为稳定且较之前有一定的提升。
  市场预计,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去行政、重市场的调控思路,营业税征收、部分城市限购等环节有望进一步放开。从各地频繁出台的救市政策来看,2015年重点城市的表现好于2014年是确定的。商业地产领域,经过十余年"大跃进"式的发展之后,正在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从开发竞争转向运营竞争,从价格投资转向价值投资。阳光股份作为商业地产全产业链的运营商,将继续践行轻资产模式,以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的资产运营管理服务为核心,以不良资产的收购、改造和退出为重点,步入质量显著提升的轨道。(郎振)